尋找下一個台積電





趙文衡
聯合報, 2017年7月5日







圖片來源: PIXABAY



可能受到大陸的啟發,政府採用國家資本主義拉抬經濟、發展下一世代的產業。其中,國家級投資公司更將干預的手,直接伸進新創企業,想要在陌生的新興產業中欽點贏家。結果浪費公帑事小,不當干預市場還可能扼殺下一個台積電的誕生。


國家級投資公司旗下基金達20億以上規模,在台灣已屬超大型基金,加上政府的影響力以及將來可能的擴充,國家級投資公司可謂創投界的巨獸。這樣的巨獸下海選擇新創公司,等於一隻笨拙的大象進入螞蟻群中,在選到自認適當的人選前,已經踩死不知多少螞蟻。更嚴重的是,獲選的企業很可能不是真正的台積電,真正的台積電可能早在政府選擇與培育假台積電的過程中陣亡。


新創企業都很脆弱,要避免真正的台積電遭到錯殺,政府不應干預新創企業的發展。建立適合新創企業發展環境要比下海欽點贏家要好,這樣才能讓每隻螞蟻都有長大的機會。政府可以創造環境,提供新創企業武器糧食(主要是資金),讓他們自由競爭,戰勝者自然就可成為台積電,而不是在還沒經歷市場競爭前,就先選定贏家,然後再給贏家豐沛的武器與糧食,讓它去打敗其他新創企業。


為什麼政府往往無法選到真正的台積電?首先,政府選擇企業是看能否達成政策目標,而不是未來的發展性與競爭力。其次,受官僚思維的影響,政府通常會選擇「模範企業」。例如,國發會將以被投資人的領導風格、資歷及人品做為評審標準,忽略成功企業家特質的多樣性。


在政府特殊標準下,配合度高的企業通常會獲選。為了拿到源源不絕的投資,獲選企業必須忙於達到政府的KPI,為政府的政績而服務,然而符合政府的要求並不一定符合市場要求。在正常情形下,這種企業通常無法存活。但由於政府資金的大量挹注及政策協助,即使不具有市場競爭力,一樣可以迅速拓展版圖,真正的台積電反而會被逐出市場。


面對新創界,政府的力量過於龐大,不當干預可以輕易的摧毀整個新創的根基;但面對全球市場,政府的力量又太過渺小,無法將所選的假贏家強拉成世界級企業。不當干預最終會使政府成為創新的敵人。


有人說台積電過去即是由政府所培養,應可如法炮製第二個台積電。但問題是,現在情勢與80年代完全不同。由於技術的複雜多元、產業發展盤根錯節、國際分工體系的完備,台灣已不會再出現以往必須由政府成立旗艦企業,產業才能發展的情形。更何況,國家級投資公司的目的也非成立新企業,而是在現有新創公司找尋扶植對象。


在成為台積電之前,沒有人知道誰是真正的台積電,最聰明的方法是透過市場競爭去過濾、篩選。下一個台積電一定不是由政府欽點產生,而是靠自由競爭才會出現。政府要做的是減少干預、增加協助。


聯合報原標題:「政府之手 新創企業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