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廠淪為中國國企





趙文衡
蘋果日報,2017年1月17日







圖片來源: Unsplash



在力成宣布終止與中國紫光集團認股協議後,紫光計畫入股封測產業的策略宣告全面失敗,台灣半導體產業終可暫時鬆一口氣。紫光肩負發展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使命,相信紅潮入侵議題未來仍有可能繼續浮上檯面。儘管有專家認為以商業利益角度切入,台廠引紫光入股將有利市場開拓。然而,只要紫光仍為國有企業,其入股台廠即代表台廠將淪為中國國企集團之一員。如此台廠不但將成為破壞市場秩序的幫兇,更將為其營運帶來負面影響。


紫光集團51%的股權是由中國教育部及清華紫光控股所擁有,是一個標準的國有企業。筆者引用紫光董事長趙偉國接受媒體的一段訪問,「展訊可以不賺錢,聯發科不能不賺錢,因為我資本比他強大,我可以一直賠錢....展訊最終肯定可以贏聯發科,因為我錢多嘛。」也就是說,若紫光旗下的展訊打敗聯發科,不是靠技術,也不是靠品質,而是靠背後政府直接或間接的資金。


這種企業存在任何產業,肯定都會帶來災難,對任何市場都是一種威脅。不但對全球市場是這樣,即使對大陸產業也是危害,因為它會阻斷企業的創新。過去國企已讓大陸經濟吃足苦頭,現在竟又走回頭路,實非明智之舉。


許多中國國企藉由政府不合理補貼,以不正當的手段打敗對手。展訊與銳迪本來是體質不錯的私有企業,竟然自甘淪為國企,十分令人婉惜。儘管國企短期可靠政府資金而有所發展,但在政治指導與干預下,成長很快就會走到極限,必將陷入背離市場及生產無效率的漩渦,最終必遭市場反撲。


要大家理解中國國企的可怕並不難,但問題是如何能防止其作亂呢?事實上許多國家已經在做了。從美光與海力士拒絕併購提議,到併購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失敗,紫光的國際併購大業幾乎全軍覆沒。這些案例所傳達的訊息是對中國國企瘋狂併購行為的抵制。


台灣廠商千萬不能為短期利益,淪為中國國企。台廠引紫光入股,除需要考慮將來中國政府的可能介入經營外,還須顧及在成為紫光集團的一員後,所帶來的國際規範問題。在泛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中,國企的經濟活動受到很大限制,未來國際上對國企的約束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台廠若成為國企集團之一員,將來發展勢必受到阻礙。


紫光的國際併購雖然失敗,但台灣的危機並未解除。我國需加入國際行列,送出清楚而明確的信號,斷絕其將來繼續併吞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企圖。更重要的是,為避免成為破壞全球市場秩序的幫兇,政府應該在「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中,禁止中國國有企業或國家控制企業併購或入股台廠,除非該國企可以明確舉證未受來自政府之不當補貼,如此也可符合國際規範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