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對台灣經濟的挑戰與衝擊





趙文衡
台經月刊,第23卷第8期,民89年8月







圖片來源: Unsplash



全球化是近二十年來國際經濟上的一個最顯著而重要的現象。在科技進步一日千里與各國紛紛採取自由化措施的潮流下,阻礙金融、貨物、人員、資訊流通的藩籬逐漸消失,貿易與金融商品於國際間流動的數量因而快速增加。然而伴隨著這此一簡單自由流通效果而來的,卻是十分複雜的經濟、政治、文化、與社會現象。歐洲單一市場的整合勉強可以提供我們一個全球化後的理想圖像,然而與歐洲整合不同,參與全球性的整合的國家具有不同的經濟發展程度、文化、與政體,其所產生的緊張、矛盾與衝突將大大超越歐洲整合時所遭遇的。


全球化在經濟上所帶來的影響主要有: 第一、它對經濟生活的許多面向產生一致化(convergence)的壓力。此一壓力特別反映在貨物、金融商品價格與利率的一致上。第二、它增加全球經濟的連動性,因此對經濟危機或繁榮產生擴大與加速的效果。第三、全球化使得全球市場的規模擴大。第四、全球化對不同國家或團體帶來不同的成本與利得。一般而言,歐美先進國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其他開發中國家則較易受到來自全球化的威脅。


台灣的經濟地位位於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間,全球化對它的影響較為複雜。本文並不擬也無法全面性的評估全球化對台灣經濟的正負面影響,而僅就全球化對台灣產業帶來的挑戰與衝擊作一探討。主要的焦點將放在實質部門(real sector),而將不觸及金融部門。


產業組織


台灣的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全球化對具有此類產業組織的經濟體產生何種衝擊?根據一項研究指出,在全球化市場擴大的作用下,廠商需要更大的生產規模才能達到規模經濟(Jwa, 1997)。換言之,較大規模的生產在全球化下應為較有效率的生產。其次,由於小廠作國際性擴張時所遇到的障礙要比大廠為高(Acs, 1997),因此小廠較無法有效擴張國際市場,故而也較無能力享受市場擴張的利益。在全球化下,小廠不但較無能力取得新市場,同時也極可能喪失舊有市場。眾所皆知,小廠比較喜歡進入規模較小的市場,因為這些市場對大廠不具吸引力。然而,全球化將使這些市場規模擴大而提供大廠加入競爭的動機。


一般都認為小廠比較具有彈性,然而「小」並不是生產彈性的必要條件,當然也不是充分條件,而「大」與彈性也不是兩個互斥衝突的概念。事實上,有研究指出,大的廠商規模對於後福特主義(post-Fordism)時代的彈性生產相當重要,其重要性甚至高於福特主義時代(Oman, 1994)。同時也有研究指出,由於一些具有高度彈性並可由生產者自由調整的自動化設施(programmable automation)的被採用,大廠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其生產設備並產製不同的產品(Howells and Wood, 1993)。 此外,在全球化下,彈性的概念已經超越傳統的意義而包括如何有效運用全球不同資源稟賦的能力。


綜合以上所言,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初步的結論,即全球化下的最佳生產方式是「大而彈性」。根據這個結論,台灣廠商所要作的便是大型化,並且在大型化的過程中不喪失其彈性。學者專家所要作的是幫助業界思考一個能夠達到「大而彈性」的方法。觀諸台灣現有產業的發展有朝「大而彈性」的趨勢,只是有很多地方仍在摸索。然而全球化所帶來的競爭與時間的壓力相當大,產業是否能夠即時轉型或者在轉型成功前即遭淘汰?在這方面,政府也許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加速企業的轉型。


多國籍企業


在全球化下,生產行銷活動需要重組,誰能充份利用金融、貨物、人員的流動,並有整體的全球策略及全球行銷管理與規劃的能力的誰就是贏家。在此前提下,多國籍企業顯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蓋因多國籍企業原本就利用全球不同資源稟賦的配置來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以其已經具有的彈性運用全球資源的能力及散佈全球的生產與行銷據點,全球化所帶來的各種因素的自由流動更增加其可用資源及彈性運用的空間。根據Bennett Harrison的研究指出,在世界市場全球化下,多國籍企業已成為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Harrison, 1994)。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增加了多國籍企業可選擇的投資地點,因而加強了多國籍企業對地主國的議價能力。


台灣自八0年代起,許多國內企業紛紛從事對外投資而成為多國籍企業,然而台灣的多國籍企業較缺少全球規畫與資源配置能力。多數台灣廠商的對外投資並不像歐美企業般是為了市場的寡佔利益,或靈活的將不同的經濟活動設置到全球最適當的地方。事實上,本國的對外投資多屬防衛性的(林安樂等,1992)為迫於國內勞工成本及其他生產成本的節節上升所不得不採行的措施。由圖一可知,台灣對外投資至少百分之五十三的比例是到大陸及東南亞,若加上一些未向官方申報的投資,則比例可能更高。很明顯的,這些投資的目的只是為了生產上降低成本,許多其他對外投資可達到的功能例如研發行銷等並未成為重要的投資標的。表一中也顯示高達百分之六十三的投資是投向製造業,而投向貿易部門的只有百分之五。





如果我們進一步觀察台灣對大陸的投資可以發現,對大陸投資的金額都很小,平均每筆金額僅有五十五萬美金,遠低於整體平均的一百三十二萬美金。依此推斷,到大陸投資的多為中小企業。對這些企業而言,大陸極可能為唯一的對外投資地,於大陸所從事的生產活動亦多與在國內的生產活動相似,因此根本無法稱得上靈活運用全球資源與作全球策略規畫。當然台灣仍有企業確實與歐美企業一樣成功的做到全球資源的有效運用,但畢竟這些企業仍佔極少數。


台灣的企業要如何利用靈活的對外投資以增加國際競爭力?主要的要訣在於將投資標的擴展於不同的功能領域,尤其是技術開發。台灣的技術開發多依賴工研院或業者土法煉鋼,這在以往技術改變較為緩慢的時代尚足以應付,然而在技術擴散及技術更新皆十分快速的全球化時代裏,光靠內部資源是永遠無法趕上技術變遷的腳步。特別是在大陸及東南亞國家以極快的速度迎頭趕上時,台灣的企業必須隨時掌握先進技術,方有可能維持競爭優勢。在這場全球技術大戰中,如何建立「全球技術網絡」以有效獲取或開發先進技術便成為贏的關鍵。


所謂「全球技術網絡」即泯除疆界的概念,透過對外投資或策略聯盟的方式,將技術開發活動設置於可提供最多技術資源與資訊的處所,尤其是設置於先進國家的研發密集區。透過全球技術網所獲得的技術與知識可匯回國內供生產部門運用,對提昇國內技術水準有很大的俾益。現今連歐美工業化國家都須藉由全球技術網絡的設立來維持自己的技術優勢,台灣的廠商更應視建立全球技術網絡為要務。當然,有能力建立全球技術網絡的廠商需要具有一定的規模,這又成為台灣企業需要大型化的另一有力原因。


OEM生產方式


由全球電子市場發展的趨勢來看,從事消費者市場的國際知名企業較OEM廠商更能由全球化中獲益 。表一顯示,全球消費資訊市場有高度集中的傾向。例如,在全球印表機市場中,前五大廠商的市場佔有率就高達百分之七十三點五。這些全球市場的寡佔者(同時也是全球化的受益者)都具備很強的行銷能力,甚至許多僅具有行銷通路與品牌形象而缺乏生產線。為什麼這些企業可以僅憑強大的行銷能力就成功的攫取全球市場?部份是因為隨著全球市場的擴大,行銷成本尤其是設立及進入成本都逐漸提高。現有的國際行銷巨人所具備的強大品牌形象及行銷通路上的優勢可以輕易的擴張市場。許多新興開放的市場很快的就被這些行銷巨人進駐。例如,在羅馬尼亞,IBM 為1996年銷售最佳的電腦品牌。HP 則為1997波蘭最大的潑墨印表機銷售商,佔有百分之七十三的市場。換言之,全球化提供這些廠商更多的機會去充分運用其強大的行銷能力。





另一方面,對於僅具有生產能力的OEM 廠商而言,全球化將不斷的為它們帶來的挑戰。除了在一些進入障礙很高的產業例如半導體外,OEM 市場集中度低而比較傾向完全競爭。在全球技術擴散的趨勢下,一個新的廠商較易進入OEM 市場,而現有廠商的優勢也較易為其他競爭者所取代。OEM 廠商本質上較不重視全球策略亦為其缺點之一。正如 Michael Porter 所言,「全球策略本身不但能夠創造新的競爭利益,而且能為創新提供一個較好的基礎,而OEM 只能被動的回應國外消費者的需求。」(Porter, 1990) 眾所周知,創新能力為全球化下的一個重要競爭力的來源。


PC 工業曾經一度被認為是台灣以自有品牌成功的打進國際市場的產業之一(Levy and Kuo, 1991)。 例如,在1988,由國內廠商製造並出口的PC 中,只有百分之三十七是OEM,其他百分之六十三則為OBM。然而到了九0年代,情況產生逆轉。在1997,至少有百分之六十一由台灣廠商出口的PC是代工生產。OEM生產更佔1997年整體資訊產業的百分之七十。雖然台灣電腦界的領導廠商宏碁一直強調發展自有品牌,但仍有百分之五十的產品是OEM。另一個電腦大廠,神通集團,更將OBM 生產比例由1990的百分之七十調降到 1997年的百分之三十。這顯示台灣廠商在發展自有品牌、建立自己的行銷系統時遭遇重大的困難。台灣廠商無法擁有強大的行銷能力,喪失了全球化提供的一個大好機會。


由於進入全球消費者市場的成本太高,使台灣廠商被迫停留於OEM 市場。如上所言,OEM 市場進入障礙較低,台灣現有廠商容易遭受後來者的競爭壓力,特別是來自大陸及東南亞。在一項中小企業處1997年所做的調查中,幾近一半的出口廠商認為,大陸為其主要的競爭對手而位居所有外銷競爭對手的第一位。(中小企業處,1998)此外,由於台灣廠商對OEM生產的依賴度很高,如果國際電腦大廠改變其全球策略、減少或停止對台灣OEM 廠商下單,台灣的經濟會受到立即的影響。這種情形在全球化下特別容易發生,蓋因全球化使國際大廠有更多的選項及空間來安排生產方式,同時也較容易發現可以取代下單給台灣OEM廠商的其他選項。


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全球化趨勢下的一項重要的競爭力來源。台灣經濟目前仍以製造業為主,因此生產技術的創新對台灣而言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基本上台灣的高教育水準及開放的社會環境為台灣的創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指出妨礙台灣技術創新的幾個存在已久的障礙。


首先,台灣產業研發投入之不足,長久以來即為人所詬病。根據統計,1997年僅有百分之七點五的廠商有從事研發活動,尚少於1991年的百分之九。究其原因並非台灣缺少研發人才,也非完全肇因於資金短缺,主要是因為企業缺乏研發動機。台灣產業多為中小企業所組成,中小企業從事研發有其先天結構上的不利益。因為小規模的投入研發無法達到研發所需的規模經濟的要求,中小企業的研發基本上是較無效率的。由圖二可以看出,在固定資產總額超過一百億的大廠中,有高達百分之八十三的廠商有研發的投入,而在固定資產總額少於五十萬的小廠,僅有百分之一點二的廠商有從事研發活動。由圖中我們也可以發現一個趨勢就是,隨著規模的擴大從事研發廠商的比例就越高。事實上,固定資產總額超過一億元的大廠所投入的研發金額佔1997 年研發總金額的百分之八十四點四。這些都說明了大廠較小廠更有能力及意願從事研發活動,而台灣研發廠商家數及金額過少有一部份要歸因於台灣的中小企業過多。





其次,一個國家創新體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的創立首重企業、大學、與研究機構間的內部與外部的連結與合作。合作項目包括聯合研究、人員交換、設備購買、及交叉專利 (cross-patenting) 等等(APEC, 2000)。觀諸現有的國內經濟環境,企業與政府支持的研究機構--工研院間--因長時間的合作,已建立較緊密的互動,而其他行為者間的連結則還待建立,特別是廠商與廠商間。台灣出口廠商間的惡性競爭為一存在已久的現象,除了人員的相互跳槽,彼此間很少有交流。在競爭已經全球化的環境裡,台灣廠商的國際競爭對手不但在量上增多,在質上亦增強不少。因此如果還抱著以往的敵對心態,不但彼此會喪失可以提昇各別技術層次的可貴資源,並且對國家整體的技術發展亦有阻礙。總之,業者的眼光要由狹隘的相互惡性競爭擴展到全球競爭,競爭的方式也應由價格競爭提升到質的競爭。如此,合作關係則較易建立。


結語​


全球化的浪潮將國際與國內市場的界線沖淡。除了一些具有獨特本土偏好的產業(例如食品業)所受的國際競爭較小外,其他廠商即使想要在國內市場存活 ,都必須具有相當的國際競爭力。因此追求國際競爭力再也不限於外銷廠商,而是所有廠商的共同目標。在這個全球大競爭的時代裡,台灣廠商仍有許多可以揮灑的空間。儘管如上所述,台灣的主流產業--資訊電子業--在全球資訊消費市場已被國際行銷大廠寡佔下,已較不具建立自有品牌及行銷通路的條件,但其他產業仍是有機會。此外,由於近年來妨礙廠商大型化的行政限制一一去除及資本市場的開放,使得廠商的規模逐漸擴大,國內廠商也因此較具國際運作的能力。這些都是應持續的方向。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在技術上要不斷的追求創新並維持領先的地位。在這方面,建立全球技術網絡及國家創新體系則為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998,中小企業白皮書,台北:經濟部。


2.Acs, Zoltan J et al., 1997,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9, 7-20.


3.APEC, 2000, "Policies for Developing Knowledge-based Economics," The APEC Task Force Report.


4.Harrison, Bennett, 1994, Lean and Mean: 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Corporate Power in the Age of Flexibility, New York: Basic Books


5.Howells, Jeremy and Michelle Wood, 1993, The Globalis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New York : Belhaven Press.


6.Jwa, Hee Sung, 1997, "Globalization and 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mplication for Structural Adjustment Policies," in Takatoshi Ito and Anne O. Krueger eds., Regionalism versus Multilateral Arrangement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Levy, Brian and Wen-Jeng Kuo,1991. “The 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Firm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Korea and Taiwan in Frontier Industries,” World Development, vol 19, no 4, 363-374.


8.Oman, Charles, 1994, Globalisation and Regionalisation: The Challeng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Paris: OECD Press.


9.Porter, Michael, 1990.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