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繫央行獨立性 後彭淮南時代的首要工作





趙文衡
蘋果日報,2018年1月5日







央行總裁彭淮南將於今年2月去職,目前總統蔡英文正積極物色繼任人選。據傳各方勢力覬覦總裁位置者眾。這些政治勢力或派系若介入央行,央行將喪失最重要的獨立性。儘管過去彭淮南以個人聲望與專業,維繫住央行的超然獨立,但並未完成真正重要的法制化工作,使得沒有彭淮南的央行,將陷入政治勢力與利益團體干預的威脅中。


央行握有制定貨幣政策的大權,一舉一動對經濟的影響既深且廣。各產業與利益團體無不希望央行的政策能往有利於本身的方向發展。因此不論是美國聯準會或我國央行,其理事會的決策均為各界最注目的焦點。然而,央行政策需就整體經濟發展,制定對全體人民最有利的政策,不能偏向特定的利益團體。在此情形下,央行決策的獨立性就變得相當重要,歐美國家甚至將央行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力,視為獨立於行政、立法、與司法之外的第四權。


就制度而言,我國央行的獨立性遠遠不如美國、歐盟與日本等主要國家。數年前,立法院尚三讀通過「行政院組織法」,正式將央行自獨立機構的名單中剔除。自此,我國央行成為全球極少數由法律認證的非獨立機構。這項令人匪夷所思的法案,竟然在自詡已進入先進國家的台灣國會中通過。政治勢力染指央行的意圖昭然若揭。


由於央行制度上的不獨立,凸顯彭淮南的絕對重要性。長久以來,彭淮南以其極高的聲望與專業,一肩扛起捍衛央行自主性、隔離不當政治壓力的重責大任。彭的繼任人選很難具備相同的能力或意願,彭離開後,留下的將是對政治毫無抵抗力、門戶洞開的央行。


沒有彭淮南力守底線,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可能被迫開放,豪宅貸款成數也可能被迫放寬。行政機關、民意代表、利益團體將會介入貨幣政策的制定,匯率與利率將淪為各界關說的目標。利率的決定將不再是央行依據國內外情勢研判的結果,而是各個政治勢力、利益團體角力後的產物。金融檢查也因各大勢力護航而形同虛設,人民對金融體系的信心因而崩壞。


更糟的是,不當政治介入將會導致央行在重大政策上作出錯誤的決策。依照筆者研究金融危機的經驗,央行只要有一兩項政策錯誤就可能引發金融風暴等級的災難。屆時,政府在發展經濟上的所有努力將會在一夕間化為烏有。過去因為央行決策專業且獨立,我國才能對金融危機免疫,在後彭淮南時代,兩項優勢均可能弱化,免疫力是否能一如往常令人擔憂。


筆者在此要凸顯的不是彭淮南的重要,而是央行獨立性的重要。可預期的,彭淮南的去職將使央行的獨立性嚴重削弱。筆者建議應該儘速修正「行政院組織法」與「中央銀行法」,完成建構央行獨立性的法制面基礎建設。


當然,若彭淮南能夠留任,將最有利於法制化的完成。沒有人比彭總裁更了解央行獨立性的重要,也沒有人比彭總裁更能成為推動法制化的有力推手。但目前彭總裁似乎辭意甚堅,不接受慰留。作為撐起大廈的那根柱子,彭就此抽身,也不是負責任的作法。若最後彭淮南仍然無法留下來完成尚未完成的事,繼任者也需為了央行的長治久安,將央行的獨立性法制化列為上任後的首要工作。


蘋果日報原標題: 彭淮南尚未完成的事